小剧场成年轻人的“造梦空间”,传统与青春共铸精彩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修飞机”的大学工科生,在小剧场的舞台跨越“专业鸿沟”;常年的“龙套”演员,摇身一变成了“红花”;AI“复活”亲人的热门话题,也延伸到小剧场……
器乐偶剧《废柴音乐团》演出后和现场观众合影
3月31日—4月16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陆续登陆南京9个小剧场。在17天的时间内,20部“青年编、青年导、青年演”的崭新作品,以传统与现代的方式走进南京人的生活,也为小剧场艺术的多元化呈现和市场化运营探索新路。小戏不小,一批有思想、有温度的小剧场作品登临舞台,让人们在“小”的艺术场景里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剧好看,这里有“人生地图”
“好!”4月2日下午,南京大华大戏院·群剧场里,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作为抗战题材的大主题作品,由淮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出品、江苏省长荣京剧院演出的现代戏曲《珍珑棋局》,极富巧思地将京剧和围棋两大国粹结合,让剧中每一个人物,对应中国象棋的一粒棋子,同时对应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以“以棋抗战”的小切口,再现泱泱华夏情。“立意新奇,既有象棋品格,又有京剧神采。天马行空的棋子舞美和道具,一语双关的象征手法,短到四分钟的快速转场,投影幕布的使用等,都颠覆了我们以往对京剧的认知。”一位年轻观众对记者赞道:整场演出就像在小剧场里下一盘“快棋”,不仅是剧情推进的“快”,也是大快人心的“快”。
现代戏曲《珍珑棋局》里精彩的打戏
如果说《珍珑棋局》是热烈且丰富的,那么由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和省戏剧文学创作院联合出品的昆剧《归途》则是简净又深情的。朴素的舞台,平淡的情节,70分钟无场次结构,都带给人“极淡”的观感。但当文学+昆曲的内核“立”在舞台上时,两位文学巨匠元好问和白朴之间“极浓”的父子之情和澎湃的人生大义又扑面而来,极度反差的观演感受“包裹”着观众,让他们瞬间被圈粉。
昆剧《归途》淡雅的舞台,浓郁的情感
小剧场,有着不同于大剧场的审美距离和体验。比如,观众正醉心于剧情,突然一个演员就从观众席走上了舞台;比如,你能看清台上演员的“眼神”,演员也能感受到台下你的“呼吸”;再比如,不同的时空能通过戏剧手段巧妙地捏合在一起,使人有脑洞大开之感。时空的自由切换,也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比如,编剧罗周以宿迁特色文化“项虞题材”为主题创作的柳琴戏《美人草》,就有类似于科幻作品中平行世界的设定,只不过死后“穿越”回去的虞姬,是借用了“美人草”的文学意象。舞台上,“虞姬”(真身)在“美人草”(分身)引领下,提前看到了巨鹿之战、火烧阿房宫、垓下之战,构建女性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当下的热点话题快速呈现于舞台。由南通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七日告白》探讨的正是近来火热的AI“复活”亲人的技术伦理问题。剧中,主人公宋渔在得知自己因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后,担心妻子苏珊无法接受他的骤然离去,于是委托人工智能公司把自己的记忆存储在仿生人“图灵12”身上。两年后,一个拥有爱人记忆与外表、由感性的爱情和理性的算法交织而成的AI,走进苏珊的生活,开启了一段人类和AI共寻爱和温暖的故事。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接受什么?到底何为爱情、何为陪伴?导演倪超希望,观众能带着新的思考走出剧院,走进各自的生活。
话剧《七日告白》开启了一段人类和AI共寻爱和温暖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部展演剧目中,儿童剧占比1/4。对此,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制作人王欣认为,这一代孩子经常停滞于一个4.7英寸和5.5英寸的空间里(意指手机),“我们期望能用优质的文艺作品,让更多孩子走进剧场这一物理空间,展开真实的面对面交流。”一出出小戏,蕴藏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也成为观众建设心灵的“人生地图”。
人青春,这里是“造梦空间”
青年编、青年导、青年演,是紫金小剧场展演一以贯之的特色。一场场“青春接力”,让艺术之光闪耀在舞台内外。舞台上,家猫“钱多多”和一只从实验室逃出来的小白鼠,演绎了一场全新的猫和老鼠的故事……舞台下,目睹自己的作品《72号的奇幻冒险》被搬演,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大四学生王旭很激动。
《72 号的奇幻冒险》开启了“猫和老鼠”的崭新故事
“我期望我笔下的小白鼠,能够从实验室出逃一次,去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令王旭兴奋的是,自己大三下半学期创作课程中的一次“作业”,竟以如此方式“广而告之”,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老师讲过,编剧是一门悲剧的艺术,许多人一生撰写了众多剧本,最终能演出的概率极低,我觉得我是被戏剧眷顾的人。”王旭说,自己平素会在手机备忘录中随时记下灵感,而小剧场展演的平台,成为如他一般年轻学子的“造梦空间”,“就连如此平凡的我,好像都因此拥有了一些光芒”。
而对于18岁的李美慧而言,登上紫金小剧场的舞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跨越专业鸿沟去演戏。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美慧,以“我是修飞机的”来介绍自己所读的专业。在话剧《悟空》中,她与一群非艺术类专业的同学们,凭着对艺术的热情和热爱,演绎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剧中,李美慧所扮演的是刚刚硕士毕业的女大学生程灿,因爱情和工作的不顺陷入抑郁,此时又得知爷爷留给她的雪纳瑞“悟空”丢失了。在寻找“悟空”的过程中,程灿结识了拾荒人老周,在与老周的相处中,程灿逐渐被治愈,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话剧《悟空》里跨越专业鸿沟来演戏的工科生
一边学习表演技法,一边熟悉舞台走位,同时,李美慧对人物也有了新的理解。“程灿身上最吸引我的或许就是她面对挫折时的那份倔强、坚持,她可以是优秀的设计师,也可以弯下腰帮着捡废品。”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00后”学生、话剧《大桥风景》的主演之一杨佳磊认为,小剧场展演,为大学生深度认知社会搭建了桥梁。走进《大桥风景》后,他通过研读剧本和历史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进行多次采风,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和当下有了全新的认知。紫金小剧场展演也见证了一批青年演员的成长。《珍珑棋局》导演熊化冰告诉记者,此次该剧启用了江苏长荣京剧院的“00后”担当主演,过去只能在古装戏中拿着扇子站在主演身后的龙套演员,开始在舞台上闪闪放光。
《珍珑棋局》里的“00后”演员初长成
“小剧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剧场小,观众少,它更多是指打破固有思维,对接当代审美,将传统艺术中最精粹的部分提炼出来,与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相结合,以现代人的思维探索出一种新的演出样式。”一场戏,从排演到演出,熊化冰发现这些“00后”员在舞台上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一开始不端着就不会演戏,到找到新的表演尺度。看着“吾家有儿初长成”,连剧团里的老演员也慨叹:想不到这些孩子进步这么大。
城幸福,这里藏着“文化活力”
江苏是国内率先探索小剧场建设的省份,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节首次增加小剧场单元,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座,总座席数约25万个。小剧场展演,满足群众的观演新需求,同时“孵化”出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幸福感。“本届小剧场单元的剧目在题材新颖度、思想新锐度、情感深刻度以及表现形式、呈现手段的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效拓展了当下江苏小剧场剧目的表现范畴。”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执行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陈捷说。据介绍,自2021年5月成立以来,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已面向全省征集戏剧大纲近400部,培养青年编剧94名,成功孵化原创剧本89部、原创剧目24部,为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其中,话剧《老人与海》、越剧《金粉世家》、儿童剧《狐狸的秘密》等8部作品先后获得江苏省小剧场精品剧目;话剧《李叔同》入选第九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话剧《似是故人来》入选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采风、观摩、集体创作、大咖导师一对一辅导……孵化营里极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让来自全省各地的专业或业余的编剧们悄悄“长功”。淮安青年编剧孙官告诉记者,孵化营里的同学们经常在一起“头脑风暴”,比如遇到科幻题材,如何用京剧来表现?他认为,作为编剧,比起技法的落后,更怕思想的落后。青年人多元的视野拓宽了小剧场剧目的丰富性,由剧本到剧目、从文本到舞台,自学校到市场……不断地破圈融合,成为紫金小剧场展演创造力的源泉。
《废柴音乐团》创新演绎器乐偶剧新
《废柴音乐团》编剧兼制作人时倩藜告诉记者,这部器乐偶剧正是因为联合了省演艺集团旗下的交响乐团、话剧院、木偶剧团以及全媒体技术等各个单位的青年人才一起创作,才得以让乐器制造师的匠人故事以新颖、好玩的方式呈现,让舞台上的每一把琴现场生成人格化的视频投影到舞台上。在王欣看来,紫金小剧场展演舞台既打破了高校的“围墙”,让学生的优秀剧本能走出校园,直面观众,同时也让高校里戏文、灯光、舞美等不同专业的师生们拧成一股绳,激荡出最大的能量。
演后谈环节,让台上台下可以交流对话
年轻观众打卡话剧《一出小戏》
展演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主创团队走进文化客厅、文艺书店、艺术MALL等文艺空间,通过主创见面会、戏剧沙龙、剧本围读等形式,不断拓展戏剧与生活的边界。记者看到,3月31日展演开幕当天,就有观众专程从杭州、苏州和安徽等地坐高铁赶来看戏。独特的视角、人文的温度以及新鲜的在场感,成为吸引年轻人“追”小剧场的重要原因。城市的主角永远是人。当“写戏—排戏—演戏—看戏”这一条“链”上的人的价值都能得到体现,城市的幸福感触手可及。回过头看,什么叫小剧场?简单概括就是“小、深、精、广”,如何在“小舞台”,打造“深内容”,提供“精表演”,吸引“广观众”?是紫金小剧场展演不断生长的新课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