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文艺奖章丨李鸿良:传承是我唯一的方向
来源:新华日报
李鸿良
□ 本报记者 高利平
“2023年元月29日,是我最高光荣耀的时刻!12岁离开家乡昆山到南京学习昆曲丑角,整整45年。是先生们成就了我,是组织培养爱护了我,是师兄弟们无私支持了我,是好友的鼓励温暖了我,是观众几十年的掌声鼎力相助着我,是亲人怀抱的港湾体恤支撑着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新起点,从头越,我今后的目标和方向——好好整理先生们教我的戏,好好传承给学生们,让他们接续昆丑的道统和艺脉!”荣获紫金文化艺术奖章的那一天,昆丑艺术家李鸿良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
李鸿良,当今昆曲界著名的丑角演员。《风筝误·惊丑》的丑小姐詹爱娟,《鲛绡记·写状》的恶讼师贾主文,《水浒记·活捉》的色鬼张文远,《燕子笺·狗洞》的鲜于佶,《十五贯·访测》的娄阿鼠……这些耳熟能详的角色都曾在他惟妙惟肖的演绎下鲜活地立于舞台。
其实,最初被老师周传沧先生领进昆曲丑行这个门,李鸿良并非十分欢喜:“我当时的内心是抵制的,我也想演威风的大武生、演帅气的小生。但是,当我用整整一年时间,学完老师教的开蒙戏《寻亲记·茶坊》后,我从一开始的抵制变成了积极、热爱。”从那时起,李鸿良就意识到,戏曲中的丑角虽然台上表演经常需要勾肩搭背、插科打诨,显得很滑稽,但其存在的意义却非常不一般。
李鸿良说:“丑角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大多演绎的是小人物。当他有善良的心肠时,即使嘴里刻薄些,观众也是会喜欢的;当他由于得罪了有权势的人挨了打时,观众是会同情的;当他把自己的自私、笨拙、自以为得计的打算,告诉观众时,观众对他那即将倒霉的命运是关心的……他虽然得不到崇敬,却一样赢得观众的喜爱。”
在他看来,丑角所表现的小人物,正是生活中的你我他。丑角在台上表现出的幽默与风趣是戏曲娱乐功能的体现,而其讽刺性,比如揭露那些有关社会的、人性的或道德的不足等,则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教化性。艺术家搞创作就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自12岁进戏校,到20岁获得从艺生涯的第一个大奖“江苏省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金奖,再到45岁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从艺45年的李鸿良从一个小演员慢慢成长为有思考、有担当、能让每个小角色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艺术家,他深深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周传沧、范继信、姚继逊、王世瑶、刘异龙、张寄蝶、周世琮、艾世菊、季鸿奎、胡幼安、郑维金……这些老先生将他们的艺术技艺倾力传授给我,成就了我。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艺术血脉的传承,更是执着精神的传承。”因此,当李鸿良手捧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第四届“紫金文化奖章”时,他内心一直在问自己:今天的一切来自于哪里?接下来又该用什么方式接续、传递给后来人?
其实,李鸿良早已有了答案,也一直在身体力行。他不仅有钱伟、朱贤哲等昆曲界的学生,还给京剧、越剧、锡剧、扬剧等各个剧种的小花脸演员传授技艺。李鸿良正在酝酿一件事,将自己学过演过的几十出折子戏,系统全面地记录和整理出来,传承下去。演出教学之余,他还花大量时间琢磨如何推广昆曲,他进校园、下社区,所作的讲座和演讲不下五百场,把昆曲的种子撒遍了每个角落。
面对未来,他说:“57岁的我,正在努力做一件事,将前辈艺术家们教给我的戏,还有他们的艺德,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学生。今后,传承将是我唯一的方向!”
(李鸿良 昆剧名丑,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