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如何联结观众、吸引观众?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线上举办,全球艺术机构负责人相聚云端,探索——
剧院如何联结观众、吸引观众?
“尽管各机构在运营方式、管理机制方面不尽相同,但开展常态化交流互鉴是推动行业持久繁荣、行稳致远的关键。”12月8日、9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在线上举办,国家大剧院院长、世界剧院联盟主席王宁道出了举办此次论坛的意义所在。
论坛期间,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表演艺术行业代表共聚云端,聚焦“新理念·推动行业发展”“新视野·焕发艺术活力”“新呈现·探索多样表达”三大议题,分享新案例、交流新思路、探索新方向。各大艺术机构负责人尤其就疫情后如何进一步联结观众,让更多民众重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分享了各自经验与举措。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我们之前并不确定观众是否会回到剧院,现在我们非常高兴,恢复正常营业后几乎每晚都座无虚席。近期剧院上演了托马斯·阿德斯创作的当代歌剧新作《暴风雨》,演出票全部售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梅耶难掩欣喜之情,但他表示,疫情期间,斯卡拉歌剧院也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但大家并没有停止工作,“在这期间我们通过实施一些科技革新项目实现了剧院的现代化改造,如升级剧场内观众座椅并配备新的显示屏系统等,剧院有三分之一的观众来自外国,希望为他们提供周到的观演服务。”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席执行官露易丝·赫伦表示,一直以来悉尼歌剧院都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欢,疫情导致国际游客骤减,如何联结观众、吸引观众、适应观众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歌剧院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今年歌剧院完成了十年改造项目,在提升场馆灵活度和性能的同时,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让这个建筑更容易进入,希望通过改进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举措,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悉尼歌剧院的服务。”露易丝·赫伦透露,明年悉尼歌剧院将迎来建院50周年,歌剧院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旨在展现50年来悉尼歌剧院的伟大成就,提升澳大利亚本地以及世界各地观众的参与度。
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疫情发生以来也被迫压缩举办规模,主办方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艺术节安全有序进行,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关于处理与观众关系的重要经验。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卡·赫吉看来,高效的沟通和关注观众的体验感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及时告知观众相关情况,公开透明是提升观众信心、获得观众信任的关键。”弗朗西斯卡·赫吉介绍,为了提升不同观众的体验感,艺术节演出全程配有手语翻译、字幕、音频描述,票价也更亲民,38%的票都在20英镑及以下,25%的演出完全免费。还会通过调查问卷和小组访谈的方式,了解观众需求,力求为最广泛的观众提供最有深度的体验和最高质量的艺术。
吸引和培育新观众
如何吸引年轻观众,如何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也是艺术机构负责人关注的普遍问题。乌拉圭国家广播电视演出服务中心主席阿黛拉·杜布拉在发言中提到,“乌拉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然而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在于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其他中小城镇居民不能享受同等的文化资源。”阿黛拉·杜布拉介绍,中心两年前开始重点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音视频媒体将节目输送给中小城镇居民。“几乎中心的所有节目都会在乌拉圭第五电视频道和乌拉圭国家广播电台播出,此外,节目还会在多家电台及中心社交网络平台上播出,以吸引更多新观众,包括那些因为距离远或者出于经济原因而无法走进剧院的人。”
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则通过重新构思艺术节举办形式获得了一批新的观众。艺术节将地点设在爱丁堡市内标志性的、能便捷抵达的户外场地,让艺术家和观众充分互动,重新挖掘现场演出的魅力。“户外活动备受民众欢迎,户外场地也让我们触及到不曾在剧院、音乐厅等传统场地观看演出的人群,拓展了我们的受众群体。”弗朗西斯卡·赫吉说。
印度国家大剧院主席库什鲁·森托克认为,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还是要立足本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要摒弃常规演绎,以现代的方式传递古典艺术。“工作中我们鼓励改革创新,鼓励对刻板定式和手法持现代的、批判的观点。我们致力于展现给观众最高水平的艺术,这是印度国家大剧院始终坚守的责任。”库什鲁·森托克说。
王宁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全球艺术机构已经度过了疫情最艰难时期,商业演出及各类活动逐步恢复常态,但吸引观众重回剧场还需要足够耐心。“我们应继续保持线上线下双演模式,一方面,关注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观演喜好,有针对性地策划演出活动和巡演安排;另一方面,通过线上联合呈现或独家首播国际艺术机构、艺术节整场演出,树立国际艺术机构联合品牌,获得既有观众持续关注的同时,吸引和培育新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