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赤诚之心 为复兴而舞 ——专访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3部舞剧入选;2020年和今年连续两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奖中各有3部舞剧摘得文华大奖;近年来,《永不逍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剧目票房火爆不断刷新纪录,“电波迷”“青绿粉”追着作品到不同城市“二刷”“三刷”甚至“N刷”形成观演狂潮;舞蹈综艺《舞蹈风暴》《舞千年》《这!就是街舞》网络刷屏强势“圈粉”;《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和《只此青绿》等系列作品掀起“国潮”形成“破圈”话题;街舞遍地开花、广场舞如火如荼、线上舞蹈方兴未艾……多维共进、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令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历数起来欣慰中难掩激动,在他看来,新时代中国舞蹈的新面貌足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蔚为大观!
中国艺术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艺术各领域各展新貌,您如何评价中国舞蹈界这十年来的发展?
冯双白:可以用一些关键话语来形容:思想进步明显,创作成绩突出,人才涌现不断;舞蹈教育质量提升,舞蹈研究领域大幅拓展;新媒体与舞蹈互动非常活跃,舞蹈新文艺群体蓬勃兴旺;舞蹈社会关注度很高,百姓普遍比较满意。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攀登创作高峰的路上,舞蹈界的成绩单很突出、很抢眼,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连续两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奖中,都有3部舞剧获得文华大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艺术报: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给文艺界新的遵循和指引,您认为舞蹈界因此有哪些突破?
冯双白: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最突出的变化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换句话说,舞蹈艺术为人民服务,从理论倡导变成了很多舞蹈工作者最主要的实践任务,变成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发力点。毫不夸张地说,舞蹈工作从任务设计到具体落实,都主动思考以人民为中心。因此,才有了“深扎”系列采风活动、采风创作汇报演出,以及系列研讨会和工作总结等。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舞蹈艺术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是近十年来最重大的变化。正是在这个逻辑起点上,舞蹈创作才非常明显地将艺术目光投向了现实题材,在时代火热生活里发掘创作的肥沃土壤和甘甜泉水,并播下一颗颗艺术种子,经过辛勤耕耘,长成茁壮青苗,甚至长成参天大树,竖立在艺术苍穹和大地之间。
中国艺术报:在您看来,作为引领文艺工作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核心着力点,中国舞协组织舞蹈界开展的“深扎”有何收获?对舞蹈界有哪些意义和影响?
冯双白: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强有力指导下,“深扎”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工作理念和品牌活动。十年来,中国舞协组织引领“深扎”的突破和收获,一是更加注重在深入基层时投入真感情,将自己与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设身处地体会新时代人民的愿望与呼声。二是更加尊敬生活中的文化元素,面对非遗等优秀文化传统时,有了更多的敬畏和尊重,更虚心地向人民的艺术学习,向传统学习,在“深扎”中提高自己。三是更加关注汲取生活中的创新力量,更加关注当代人民大众的喜闻乐见,努力捕捉最新的审美取向,从中找寻新的创作灵感。四是更加多元的舞种进入了“深扎”的活动规划,更多舞种的编导加入了“深扎”队伍;原本对于民族民间舞最热门的采风活动,已经有古典舞、当代舞等舞种开辟了新的战场;采风,已经从采撷乡村田野之“风”更广泛地转向了博物馆文物之风、都市新民风、青年时尚之风。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中国舞协连续组织了西藏、内蒙古、新疆、广西、江西、青海、河南等地多次多批“深扎”活动,推出一批高质量作品,对青年编导有深刻影响。一句话:“深扎”已经成为在年轻舞蹈创作者中有着很高地位和巨大感召力的活动,从而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
中国艺术报:近年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一系列被称为“国风”“国潮”的舞蹈形成了舞蹈“破圈”的文化艺术甚至社会话题,也让人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为舞蹈创作的一种自觉探索,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以及“两创”之于舞蹈艺术发展?
冯双白:今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的一段女子群舞一炮而红,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其实,这一方面得益于作品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十年来中国文化自信的宏大张扬。没有中国社会整体的巨大进步,没有共产党人在各条战线上与全国人民携手奋斗的伟大进程,就不会有“国潮”“国风”的风起潮涌,也就不会有舞蹈艺术领域里的“国舞”兴起。因此,上述“国风”类舞蹈作品的成功“破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蓬勃态势,也呼应了中国人民的心理愿望。当然,中国当代舞蹈编导们踔厉奋发、发扬蹈厉、励精图治,努力做出最好的自己,也是“国舞”兴旺的重要驱动力。毫无疑问的是,“两创”理念的提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巨大作用,为攀登艺术高峰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创作方向。
中国艺术报:在加强创作,用舞蹈艺术观照社会、书写时代,攀登艺术高峰方面主要有哪些亮点和成绩?
冯双白:为新时代鼓与呼,是当代舞蹈工作者们的共同责任。中国舞协在工作中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这种责任,紧跟时代步伐,敢于担责,不断创新方法带领舞蹈界努力工作,争取创造好的业绩。例如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过程中加强了全程引导,形成了比赛前期的创作交流引导会,有力地落实思想引领、艺术指导、舞坛切磋的功能。再如,为了实现艺术高峰的不断攀登,在每次“荷花奖”评奖过程中,都会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舞者进步。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中国舞协组织了系列主题学术研讨会,并关注和提倡现实题材创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十年来舞蹈界大力弘扬主旋律创作,配合党和国家的系列重大主题活动,中国舞协积极组织创作,支持舞蹈家服务大局,多次担任重要工作、提供艺术保证。中国舞协还大力推动“影像舞蹈”“环境舞蹈”发展,为新舞蹈创作群体提供新平台,获得认同和追随,并多次举办充满创意的大型舞蹈展览,提升舞蹈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如北京首钢园区成为许多舞者积极参与的表演舞台、云南大理提供了更多元的表演环境,吸引一些专业影视媒体加入,将环境舞蹈与影像舞蹈充分结合,创造新时代的舞蹈视觉形象。
中国艺术报:针对青年舞蹈人才培养及新文艺群体,舞蹈界和中国舞协收获了哪些成果与经验?
冯双白:十年来,中国舞协在青年舞蹈人才培养方面非常下功夫,形成了工作亮点。例如, 2014年开始实施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共扶持56位青年编导,推出68部作品。其中一些编导已经成长为当代舞蹈创作的顶梁柱,其作品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走向国际交流大舞台。这是十年来中国舞协最重要最成功的工作之一。再例如创办的“顶尖舞者进校园”活动,创造了舞者全舞种、全方位培养模式,完全突破了现有舞蹈教育常规做法,大大拓展了舞蹈人才培育渠道,并为年轻人提供了精准培养方案。至今,以表演和授课形式参与过顶尖舞者进校园、巡回课堂、海外巡演、成长计划和中国顶尖舞者之夜的舞者、教师和编导共506人次。参加过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的年轻舞者共15872人。又如,中国舞协推动当代中国街舞事业发展,成立了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并由此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班,向街舞工作者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带领他们做了大量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并推动了中国街舞艺术作品的创作。当前,新文艺群体已经成为文艺创作生产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新时代舞蹈新文艺群体的发展正在沿着健康道路茁壮成长,并引起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街舞等舞蹈界新文艺群体也正在为中国舞蹈增添炫酷色彩。
中国艺术报:在舞蹈普及工作中又有何新成就?
冯双白:十年来,中国当代舞蹈的普及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是美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舞蹈普及与中华美育工作相结合,提升到一个时代新高度,由此带来了许多变化。二是舞蹈普及工作范围大幅扩展,以百姓健康为目标的广场舞发展迅猛,少儿舞蹈水平大幅度提高,中老年舞蹈日新月异并且向艺术性和舞台表演性迈进,各种青年人爱好的舞蹈也有所开展。在方向上,“小荷风采”全国舞蹈展演导向性日益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让少儿舞蹈创作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中国舞协推动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被誉为“功在千秋”的好工程,所到之处皆获热烈欢迎和盛赞,因为它给农村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命运改变。中国舞协推动的舞蹈考级工作,推出了第四版新教材,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中国艺术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进的历史新征程上,舞蹈界应在哪些方面更加着力?
冯双白:舞蹈界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要更加明确自身历史责任,即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艺术的精神火炬越燃越旺;要努力攀登艺术高峰,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方面取得双丰收;要为全民普及舞蹈知识,让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更好地担当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做更多的开拓。
中国艺术报:在喜迎二十大的此刻,您有何期盼?
冯双白:此刻,心情如此兴奋,期待如此热切,只因为中国舞界同仁心中都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愿鲜艳的党旗引领中国舞蹈昂扬奋进,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愿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