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谜尘还原历史
廓清谜尘还原历史——《沈云沛传记》《沈云沛年谱》悦读随感
——《沈云沛传记》《沈云沛年谱》悦读随感
徐习军
经数年北上京城、南下通沪、西抵秦陇、辗转徐淮,奔波各地寻访故人、搜集资料,又在浩若烟海的史料中艰辛耙梳,风光先生所著之《沈云沛传记》、《沈云沛年谱》终于面世,作为传主沈公云沛的故乡后生,我十二分慨叹。《传记》和《年谱》洋洋近百万言,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就是一个资深教授带着他的一批研究生也需要数年光阴,而风光先生竟然凭一己之力就完成了!
阅读飘着墨香的样书,从字里行间我分明看到两个儒雅高师朝我走来:
一个是我熟悉的精神矍铄的风光先生,选择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几年艰苦劳作,使得他的身体略显疲惫。然如今他就像劳作之后的农民,望着屯满丰收谷物的粮仓,流露出自己才能感受得到的那份喜悦。
一个便是相隔百年、颜面模糊,但形象轮廓清晰的传主沈公。说起沈公云沛,知道他是故乡海州走出的朝廷重臣,以前从零星史料中得知这位在朝注重实业救国的乡贤为家乡经济发展也多有作为。
然由于“真相久淹,永远缄默,真相愈晦”,沈公在朝时经历的一些事件,比如担任“全国请愿联合会”会长之事,曾经让人诟病,因而说起沈公,一些人颇有微词,这也直接影响了后人对沈公的真实评价,导致沈公形象的模糊。
读了《传记》和《年谱》,豁然解惑,这便是源于风光大著的特色所致。
特色之一:廓清历史谜尘,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沈公云沛。书中记载了沈公云沛一生求学、做官、办实业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他在兴办实业、督办铁路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为故乡挣得不少荣耀。在客观阐述中对人们感到模糊甚至诟病的披挂在沈公身上的一些迷雾层层剥开,让读者自己去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沈公云沛。读了两书后,我对沈公参与君主立宪呼吁和所谓“请愿联合会会长”这一事件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认识。据书中翔实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内忧外患,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民心所向,然由于刚刚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脱胎过来的“共和”国体的“不成熟”,加之国会内乱不堪,选择“国体”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审慎思考。借鉴北欧和近邻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国体,当时有识之士纷纷认为君主立宪制比较适合当时的国情,连当时民国法律顾问古德诺也赞成“中国惟帝制方能救国”,对历史的评价非我等能言得清,不过任何事都要看到当时的历史现状,不能人云亦云地妄加评价。《新青年》列举100多位文武大员不遗余力地发通电、呼吁、恳请拥戴袁世凯变更国体,其中包括蔡锷、冯玉祥、杨度、严复、刘师培等等,史料载沈云沛“一反常态保持沉默”“没有像其他文武大臣一样上呈劝进表”,直到蔡锷将军领导军人开始活动,沈云沛才于1915年8月末写了“劝进表”,此后9月19日由国务院秘书长召集167人会议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一致推举沈云沛为会长,并非沈公争位而能够“一致推举”,大约源于沈公在当时“德高望重”吧,这一事件本身暂不评价,姑且认为沈公是顺势而为吧。
还有其他诸多模糊之处,读了风光大著后都一一得以解惑。
特色之二:以史实说话,辩证地阐述历史事件,客观公允地展示历史真实。“客观公正”是作家为历史人物作传的基本态度,“全面准确”是作传的基本要求。风光先生以史实说话的态度体现了客观公正,以作者对孙中山先生发动的“二次革命”而言,并没有因为拘泥于中山先生这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身份而有所褒奖,而是客观的阐述了当时政界、工商界、全国各地民众和国民党内部对这一“革命”的谴责之声;对诸多历史事件,风光先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阐述其过程和影响。两书完全以历史事实为准绳,展开叙述。
为完成《传记》和《年谱》,风光先生查阅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图书馆、大连档案馆以及沈氏族谱中所有关于沈云沛的史料,这些均为信史;为搜集资料,风光先生多次到全国各地寻访沈公云沛的后人,搜集到沈氏族谱拜、沈公的一些珍贵遗存资料;还拜访了乡贤彭云、韩世泳、张树庄、张传澡、刘洪石等诸位先生,他们皆为学养高尚、文献功底深厚且业精于田野考察的鸿儒,因而资料素材的严谨性不容质疑。正因为《传记》和《年谱》完全以史实说话,才客观公允地展示了历史真实。
特色之三:以历史事件为纲,以沈云沛为节点,形成了一部清末民初的发展简史。在《传记》中,风光先生追述了沈氏家族的源流、迁徙路径,一直追叙到明初著名的“红蝇赶散”事件,北迁朐山后沈氏支脉的延展。遵循史志之体例,从历史的纵深和岁月深处渐次展开,传述了沈云沛的官宦生涯与风雨人生。尤其是《年谱》,以沈云沛诞生开始重墨描摹,直至沈公辞世。展现那血雨腥风、波诡云谲的中国社会发展画卷。书中许多史料是风光先生千辛万苦挖掘而得,因而首次披露,价值之大不言而喻。风光的大著不仅堪称一部中国清末民初的发展简史,诸多记载沈公在家乡发展实业的事件、过程、经历,也基本勾勒出了连云港市(海州)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这些系统、完整的史料和阐述,填补了海州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