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协会风采

【港城民间文艺人物志】(6)——王维良

 

王维良简历

王老三原名王维良,1963年出生,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委员;赣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传承人;中华民族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连云港市特色文化标兵。8岁随外祖父学艺,艺龄达40多年。擅长剪纸、扎风筝、做灯笼、布贴画、扎纸、现场表演脱稿剪纸、根雕、兽骨图腾制作等传统工艺,被剪纸界誉为“剪纸奇人王老三”。

坚守剪纸魅力,弘扬家乡地方文化

王老三祖籍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自古以来就享有“黄海之滨”的美誉。王老三深挖家乡的海洋文化,于2009年,参加了“中国鱼文化剪纸大赛”,创做了剪纸作品《青花鱼面人纹》获佳作奖。由于这次的获奖,更加激发了王老三挖掘家乡的地方文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来源于连云港市的花果山,王老三认真钻研原著,多次攀登花果山,创作剪纸作品《西游记人物脸谱》获2012年江苏省“海龙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在赣榆区有我国唯一的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王老三说,创作抗战题材剪纸作品是他多年的夙愿,他先后设计的抗战系列作品多达数幅,其中《小沙东海战》、《十八勇士》、《解放赣榆城》、《刘少奇在大树村》、《朱爱周团结抗战垂青史》、《抗日名将符竹庭》这几幅艺术作品构思就多达半年之久。为做到在艺术精益求精,他曾先后多次深入抗日山、大树村、小沙东等红色纪念地写生采风,走访许多“三老”人员,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力求在调研中构思,在构思中求真。王老三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以此表达自己的爱国和崇尚英雄的情结。目前他的抗战作品都收藏在抗日山历史博物馆。王老三说,40多年对剪纸艺术的坚守,源于他脚下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深情。

创作题材丰富多彩,紧随风尚与时俱进

王老三的剪纸艺术的魅力还在于他创作题材的丰富性、生动性、创新性。他的剪纸作品不仅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吉祥祈福系列:2010年,剪纸作品《虎福》获黒龙江“三江杯”剪纸大赛银奖;《春燕》获黒龙江“三江杯”剪纸大赛铜奖;2013年,剪纸作品《松鹤朝阳》荣获“吉祥鹤城·中瑞杯”窗花剪纸大赛金奖。还有历史人物肖像系列:《中国古代十大清官》,2011年,剪纸作品《绣金匾》获全国建党九十周“红旗飘飘”剪纸大赛铜奖;2011年,剪纸作品《让子弹飞》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第三届国风归来“首义魂”全国剪纸大展获铜奖。尤为重要的是王老三的作品更多还有反映当代社会风尚的题材,让古老的剪纸艺术重新绽放鲜活魅力,为普法做了强有力的宣传作用。2010年,剪纸作品《亮剑》入选中国·三门峡首届全国廉政剪纸艺术大赛。另外还有创作了《公朴赞》、《老鸳鸯普法》、《警钟长鸣》、《一生清廉》等剪纸作品,深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老鸳鸯普法》在2014年全市法制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

纤手弄巧继传承,发扬光大远名扬

填堂彩剪纸是青口剪纸艺术中极富特色的一种传统技艺,几近失传。近年来,经过王老三的不断挖掘,为此他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把空白处用丝绸布料作为衬托,又结合工笔画、刺绣的手法,使这种号称剪纸中的云锦重新光彩。此外,王老三还通过对于赣榆传统“过门钱”剪纸的研究,整理和挖掘出斗彩剪纸技法,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剪纸技法。2011年其作品《祥龙祈福》,获连云港市玉兰杯工艺品大赛金奖,并被中国邮政作为2012年新年贺卡发行。2012年斗彩剪纸作品《西游记人物脸谱》获2012年江苏省“海龙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铜奖,该作品现被连云港市博物馆收藏。王老三创作的《福寿双全》作品得到了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的青睐。

如今,王老三的民间剪纸艺术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他还把剪纸技艺融入到了做灯笼、扎风筝等传统手艺之中,每逢各个传统佳节,大街小巷又出现了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品,王老三用他的剪纸手艺让我们不忘传统文化。许多单位也慕名邀请他去传授剪纸技艺,先后被市老年大学、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连云港市墩尚中心小学、城南高级中学等单位聘为剪纸老师。此外,赣榆也是徐福的故乡,徐福东渡日本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剪纸作品《徐福东渡》长卷,被日本佐贺市徐福长寿馆永久收藏。王老三用他的剪纸作品为中日国际徐福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

走进“王老三剪纸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新明快的剪纸作品,他把这幅作品命名为:断桥上的一块青石板。“我甘做一块青石板,用我一辈子的时间去坚守民间艺术剪纸。”就让民间剪纸这朵绚丽的奇葩,发扬光大!

王维良部分作品